首页攻略手游攻略正文

重型突击炮_苏联坦克的装甲防护水平如何

发布时间:2024-05-22 06:53:41 来源:其它 作者:未知
重型突击炮

苏联坦克的装甲防护水平如何

IS-3重型坦克是一款苏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出的重型坦克,首次出现于1945年在柏林举行的胜利阅兵,并随即以其优异的装甲设计及性能震惊了在场观礼的西方官员;西方国家也立刻着手发展更强大的战车以对抗IS-3。然而由于该战车在战争结束前几天才开始量产,因而未能赶上任何战斗。也因此,IS-3通常被认为是苏联的第一款战后战车。“IS”指的是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的姓名缩写,而“3”指的是IS系列战车第三型;IS也是1943年至1959年间苏联重型战车的正式名称。

IS-3搭载了一门与IS-2重型坦克相同的122毫米主炮,并拥有十分独特的装甲布局;其车体正面装甲的特殊造型后来被称为“楔形装甲”。IS-3拥有它那个时代最强级别的防护力,车体和炮塔的倾斜装甲全面提高了坦克的防护力。真正令它独步天下的是它对侧面和后面防护的全面加强。直到现在,其装甲重量占战斗全重的比率仍是世界坦克里最高的,它卓越的防护性能由此可见一斑。

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德国的虎王坦克的冲击。1944年7月“虎王”首次参战后,苏联立刻开始研制更强的重型坦克。杜克霍夫领导的设计组,充分吸收苏联T-34中型坦克的装甲原理,重新设计了IS-3重型坦克的炮塔和底盘。IS-3重型坦克其整体防弹性能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境界。

1945年9月7日,在柏林举行了盟军和苏军的胜利阅兵式。52辆IS-3重型坦克高昂着炮口,骄傲地从被震惊得目瞪口呆的西方装甲兵军官面前隆隆使过,向他们展示了苏联坦克工业的最高水平。

IS-3重型坦克通过柏林广场

发展历史

为了对付德军的KingTiger重型坦克,苏联由Н•杜克霍夫领导的小组根据T-34中型坦克的装甲原理设计了IS-3重型坦克。

IS-3重型坦克是IS-2基础上的发展而来的。1944年夏秋之交,IS-3开始测试,1945年1月,IS-3开始批量生产。

1944年季夏,苏联开始了新式重型战车的开发计划。这款战车当时被赋予“Kirovets-1(Кировец-1)”的代号。第一批Kirovets-1原型车于1945年5月建造完成。它的主炮装有双室炮口制动器,以及用于稳定主炮的水平楔子。主炮的射击速率约为每分钟2~3发。Kirovets-1可携带28发分离装药的炮弹,其中包括18发高爆弹以及10发穿甲弹。炮塔顶端装有一挺DShK重机枪。IS-3的量产作业一直进行到1946年中旬为止。

在草拟IS-3的设计图时,设计人员特别重视苏联装甲部队在库斯克会战的交战结果,并将之纳入战车的设计重点。当时的苏联坦克经常会由于车体正面以及炮塔被击穿而被击毁。因此,当时的苏联坦克工程师在设计IS-2重战车时便刻意将装甲的倾斜幅度加大,并将炮塔做得更流线型。依照这样的原则设计出来的成果就是IS-2战车的正面相当倾斜,等效装甲厚度被极大化。IS-3汲取了这样的设计经验;正面装甲厚110毫米,并以前方凸起的安装,以获得最大的等效装甲厚度;这种装甲造型日后便被称为“楔形装甲”。此外,炮塔装甲也被刻意加厚,以避免被击穿,造成人员伤亡。IS-3的设计将会成为当代最优秀的装甲防护。这种装甲设计也被后来的IS-7及T-10等战车所使用。

IS-3重型坦克

IS-3的布局相当传统:引擎位于车体后方,驾驶乘坐于前方,乘员战斗舱则位于车体中央。乘员共有四人,分别为车长、驾驶、炮手及装填手。

IS-3重型坦克

IS-3坦克,它的正面首上装甲为三块甲焊成的犁头式,最上部的一块上开有驾驶员出入舱,它的炮塔防护极大加强,但是火力相对并不出色,只有五百米150毫米一千米130毫米垂直穿深,IS-3的炮塔形状只有炮塔座圈附近和火炮左右方便入射,110毫米的地方倾角较大但是在火炮两边的垂直部分厚度应不超过200,而且它的机械故障同样多。

IS-3的侧后防护十分强劲,侧面防护由外层的30毫米厚30度外倾板,和内侧上段90毫米厚60度内倾的装甲及下段90毫米垂直的装甲组成。暴露出过分追求低车高使得俯角过小的苏系坦克的通病。IS-3后来暴露出很多问题如首上焊缝开裂,发动机和传送系统毛病多多,防弹外形导致内部空间非常狭窄而且没有炮塔吊篮装填手站在地板上不能随炮塔转动,乘员的操作相当吃力,很容易疲劳,不利于连续作战。于是于1946年停止生产,让位给后来的重型坦克。它共生产了2311辆。

IS-3重型坦克

  • 装甲

装甲

IS-3的装甲防护力在1945年时可说是最为出色的。它的装甲主要是设计来抵挡如德国88毫米反战车炮、88毫米KwK 43战车炮以及75毫米KwK 42战车炮等强力火炮的射击。装甲对于PaK 40反战车炮也有相当优异的防护力。

IS-3使用焊接的轧压均质装甲。正面装甲厚110毫米,左右两侧均倾斜56度;首下装甲倾斜63度,而驾驶舱顶盖处倾斜73度。车体两侧的装甲皆厚90毫米;上半部倾斜60度,后方还包含了一层间隙装甲,下半部则垂直无倾斜。后方装甲则为60毫米厚,倾斜41度。车体顶部是以数块厚20毫米的装甲板接合而成。

IS-3的炮塔采用轧压均质装甲铸造而成;炮塔呈半圆形,以增加跳弹的可能。炮塔侧面的装甲从底部厚110毫米,越靠近顶端厚度逐渐增加,最厚可达到220毫米;炮塔正面亦然,但最大厚度可达255毫米。整体而言,各处装甲的倾斜幅度皆是经过计算的;苏联工程师希望透过这样的设计,使战车不论处于什么样的角度,等效装甲厚度都不会低于160毫米。

IS-3重型坦克

  • 武器

武器

IS-3的主要武装为一门48倍径的1943年型D-25T战车炮,炮口初速为每秒800米。主炮左侧装有液压式缓冲器,用以吸收后座力;右侧装有一具液气式回流换热器。

IS-3装备了TS-17瞄准镜,放大倍率为4倍,射击视野为15度。另外,为了保持主炮稳定,车内亦装有水平仪。

车载为28发,其中包含穿甲弹以及高爆弹。25发被储存于炮塔壁上,另外三发则立于战斗舱内。 由于高爆弹体积较大,普通的IS-3仅会携带10至11发穿甲弹,其余则皆为高爆弹。

IS-3重型坦克

IS-3装有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备弹2000发。其中的756发分存于12个63发碟形弹匣中,另外1244发则储存于盒内。

炮塔上装有一挺DSK或DShKM重机枪以提供防空火力;机枪最大仰角可上升至 84度。机枪上装有K-8T红点瞄准器,可用于瞄准飞行速度40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400米的飞机。机枪也可以用来攻击地面目标,但由于射手必须至车外才能操作,因此十分危险。此外,IS-3车内还备有25枚F-1手榴弹或RG-42手榴弹,以及两把备有1000发子弹的PPs-43以供乘员自卫。

  • 瞄具及通讯系统

瞄具及通讯系统

驾驶于非战斗时可打开舱门,战斗时则可使用MK-4潜望镜。这个潜望镜可以轻易被移除,而打开舱门前亦应先将之移除。升级版本的IS-3M还装备了被动式TVN-1夜视镜。此外,IS-3M还移除了所有可能遮蔽驾驶视野的物件。[6]车长、炮手以及装填手也都拥有MK-4潜望镜。车长的MK-4潜望镜在IS-3M被更先进的TPK-1望远镜取代,可提供最大5倍的放大倍率。

IS-3上装有10RK-26简易型内联电报/通话通讯装置, 其天线位于炮塔左侧,长约1至4米不等。10RK-26于静止时的通讯范围为35~40公里,移动时则为20~25公里。车内装有TPU-4-bis-F内部通话装置,以供车内乘员相互沟通;该装置与无线电是相连的。

IS-3重型坦克

  • 动力

动力

IS-3使用一具V-11 12汽缸四冲程水冷式柴油引擎。燃料来源为安装于引擎四周的四个燃料槽,共有燃料425升;车壳上亦有四个附加燃料罐,总共可提供90升的额外燃料。引擎上还装有加热系统,以于天气寒冷时协助启动引擎。

IS-3的传动组件包含:

  • 机械式四向四段超速变速箱
  • 行星齿轮套件、多盘主离合器摩擦装置
  • 两个终端传动行星齿轮。
  • 底盘

机械式四向四段超速变速箱

行星齿轮套件、多盘主离合器摩擦装置

两个终端传动行星齿轮。

底盘

IS-3的底盘有一对驱动轮、一对惰轮、六对直径550毫米路轮,以及三对直径385毫米橡胶支承轮。悬吊系统则为无阻尼器的扭力杆式。

IS-3重型坦克

使用情况

IS-3重型坦克曾经少量出口:一九四六年有两辆坦克卖给了波兰用于评估和训练。一辆被送到波兹南市的波兰装甲兵学校供教学训练用,并在那里保存至今。另一辆则归波兰国防科学研究院所有,它报废后成为波军演习场上的靶车。

还有一辆IS-3重型坦克被运到捷克斯洛伐克,捷克自己也根据许可生产了少量的IS-3。埃及根据一九五五年和捷克斯洛伐克签署的一项农业合作条约的秘密条款,将转手捷克获得大量苏制现代化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IS-3重型坦克。一九五六年初埃及也接收了第一批十辆IS-3重型坦克。这些坦克参加了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三日在开罗举行的的“独立日”阅兵,但其余的一百辆IS-3和IS-3М重型坦克是在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七年交付的。

时任国防部长的摩西·达扬将军后来在他的自传中直言不讳当时他对埃及拥有这种坦克的畏惧。埃及的IS-3参加了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不过表现不佳,被击毁缴获多辆。

型号演变

  • 从1960年开始,IS-3重型坦克再次接受了现代化改进,并重新命名为IS-3М重型坦克。
  • ISU-152重型突击炮1945年型704工程;注意,与1944年使用IS-2重战车底盘的ISU-152不同)—实验性突击炮,装备一门152毫米ML-20火炮,仅制造了一辆原型车。

从1960年开始,IS-3重型坦克再次接受了现代化改进,并重新命名为IS-3М重型坦克。

ISU-152重型突击炮1945年型(704工程;注意,与1944年使用IS-2重战车底盘的ISU-152不同)—实验性突击炮,装备一门152毫米ML-20火炮,仅制造了一辆原型车。

IS-3重型坦克

尽管有着许多创新的设计思维,尤其是革命性的装甲布局,IS-3依然继承了许多其前辈IS-2的缺点。早在1946年,苏联便设立了委员会来审查IS-3的劣势,其中包含不可靠的引擎与变速箱,以及车体设计问题等等。会有这么多问题的原因,是因为IS-3是于第二次界大战期间设计的产品,因此依然保留了“特别时期”的设计思维:能够大量生产才是设计主力,品质则是其次。为了因应前线大量的战损,因此设计师没有时间顾虑设计的细节问题。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苏联为所有的IS-3制定了一项升级计划,并依照瑕疵消弭程序来消除任何可能的问题;但IS-3始终没能达到苏联的作战标准。因此,1946年中期,IS-3被停止量产。

152毫米坦克炮各方面性能远超120毫米

因为不需要,120毫米或125毫米,已经威力足够强大,基本上都能做到,一炮一个窟窿,所以没必要,增加口径,等哪天装甲技术,升级换代了,立马就会增加口径或者研制新坦克炮。

二战德国的突击虎能干过苏联的isu152

从弹丸威力来讲,152 是击毁目标,突击虎是把目标粉碎,非常粉的那种碎。远战的话152可能占点优势,因为身管长,理论上远距离命中精度会更好一点,突击虎的短管火炮 火箭弹,距离远了全靠人品命中,特别是打坦克这种面积较小又会移动的目标更是如此。但如果距离近了就看谁先命中了,都有消灭对方的实力

二战德军突击炮部队的战术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突击炮部队战术是1935年诞生的,它的提出者是德国著名的战略家曼施坦。

其主要出发点是制造一种既有坦克那样的进攻能力,也有坦克的机动性和防护性,造价却比坦克要低廉许多的武器;它可以用直射对敌方机枪和火炮阵地进行直接压制,必要的时候,也可在师炮兵统一指挥下对步兵的行动进行间接的火力支持。

然后在这种武器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编制、新的兵种,也就是突击炮部队。

它的主要用途跟坦克一样,能担任除进攻之外的一切任务,可以对步兵的作战提供有力掩护和支援。

突击炮部队在战术上并不属于装甲部队,也不是独立行动的兵种,而是受步兵师统一指挥,跟步兵一起作战,炮车上的乘员不是装甲兵,而是普通炮兵,作为普通炮兵接受部队的培训。

这样的话,在很多时候,坦克就可以独立行动,长途奔袭,更加快速机动,突袭能力得到增强,步兵不再拖坦克后腿。

步兵也减少了对坦克的依赖,进行军事行动的时候也没有太多压力,没有多少顾忌,可以不受干扰制定作战计划,从容不迫实现自己的作战目标。

而且突击炮设备比坦克造价更低,可以节约军费,不影响在坦克上的投入。

所以尽管曼施坦因的方案,受到了以古德里安为首的德军一批装甲部队指挥官的强烈反对,但还是得以最终通过。

事实上有了突击炮部队,坦克可以放开手脚,行动时不用再过多考虑步兵的行进速度,可以专心致志地实现的闪击战略,为纳粹做出更大贡献。

突击炮的底盘跟坦克没有多大区别,或者说它就是三号坦克底盘,在此基础上安装一个固定式战斗室,主打火力是stuk37型24倍径75毫米火炮,丝毫也不比当时四号坦克的火力逊色。

但是跟坦克有所不同的是,该车上面没有炮塔,火炮的射击范围只有12度。突击炮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正面装甲比当时的坦克都厚,厚达50毫米,高度只有2.1米,总体积小于坦克。

迫击炮的精确度比坦克要高了许多,这是因为上面除了安装可供炮手使用的潜望式瞄准镜外,还给车长配备了剪刀式炮队镜,这就大大提高了突击炮在直瞄射击时的精确度。

为了保证突击炮的作战效率和射击精确度,还专门开发了与之配套的配装甲补给车和装甲观测车。突击炮的名称也几经改变,先后被称为“重型反坦克炮”、“装甲自行式7.5厘米加农炮”,最后被定名为“装甲自行式7.5厘米加农突击炮”。

德军突击炮的最大单位是独立营,隶属于集团军群或集团军等高级司令部,一旦有了作战任务,就直接调配给步兵师指挥,和步兵协同作战,完成进攻或防御任务。

突击炮最小的战术单位是突击炮排,但是它从不单独行动,都是以突击炮连为基本作战单位,由突击炮连来跟步兵协同完成各种作战任务。

突击炮连的编制如下:

1个德军突击炮连包括连部和3个突击炮排(不包括辎重部队)。

1个突击炮排包括2辆3号突击炮、1辆装甲指挥车和1辆装甲车,253型装甲车是给排长配备的指挥车,252型则是补给车,它的任务是为3号突击炮补充。

连部配备的是4辆挎斗摩托车、1辆82型桶车和1辆装甲指挥车。

作战中连长乘坐的是一部sdkfz253型装甲车,进行指挥作战,每辆指挥车上都配备无线电通信装置,突击炮车上都有无线电接收装置,可以接受连长指令。

总的说来,德军1个突击炮连包括6辆三号突击炮、4辆 253型装甲指挥车和3辆252型装甲车。

客观地说,突击炮的突击炮战术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在1942年突击炮F型正面装甲加厚到80毫米,比原先的装甲厚度增加了30毫米;苏军大多数坦克对它为力;这就让地面部队推进的时候,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1942年改进型的突击炮,攻击能力也得到加强,炮管改为48倍径40型长管75毫米火炮,炮管长度增加一倍,穿甲厚度增加许多,让苏制坦克避之不及。

但是突击炮也有一个短板,那就是没有设计炮塔,只能通过车体不断转动车体去改变射击角度。

这样一来,突击炮就容易把侧面暴露出给敌方,增加了被打击风险。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德国装甲力量受到重创,国内制造能力下降,坦克产能上不去,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不得不在43年5月下令用突击炮代替坦克补充到德军装甲营中去,曼施坦因的突击部队战术也寿终正寝。

40mm埋头弹机关炮,体积小重量轻、威力

歼击机上不大适合,也没必要。估摸题主说的是CS/AA5 40mm突击炮吧~

从威力看来,1500米之内有160mm的穿深,如果用在飞机上拆坦克天灵盖妥妥的。

然并的是歼击机真的要这玩意?你就看F22的航炮是啥?一杆20mm M61A2转管,干啥用的?近距离狗斗(偶然事件)

而格斗用航炮最重要的就是射速,毕竟战斗机之间狗斗的射击窗口时间都很短,需要短时间内投射大量的火力。而穿深?飞机能多硬?20mm航炮足够了。

而揍坦克压根就不是航炮的活,不然导弹会强烈。再看看对地攻击的A10的30mm GAU-8...这个体积就压根不适合上歼击机了...

而且40mm埋头弹虽然尺寸小了,也更轻了,但发射时候的膛压也更大了,机炮想要hold住是不是也得造的更结实啊~ 所以弹是轻了,但炮轻不了。加上40mm埋头突击炮目前用在车上的射速是200发/分... 这用在天上就是搞笑了

而且埋头弹飞出去的时候有个弹托,被吸入进气口就好玩了....

但用在武直上我觉得还行~或者是AC130这种炮艇上。AC130不是一门105mm榴弹炮,一门40mm博福斯。一门25mm转轮机炮么。但这些对厚装甲的打击效果都不咋地(105就是榴弹炮,发射高爆为主)。如果把40mm博福斯换成40mm带脱穿的埋头弹,不仅能加大携弹量,也能够有效的攻顶拆坦克。

为什么坦克歼击车在现声匿迹了

现在别说坦克歼击车销声匿迹了,就连传统的反坦克武器——反坦克炮都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因为陆军拥有了更优秀的反坦克武器,也就是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导弹这玩意无论是便携程度还是穿甲威力都远远大过于这些传统的反坦克武器,特别是在单兵便携式方面,现在反坦克导弹已经做到了单兵携带。哪怕是单兵火箭弹对付这种老旧的装甲车辆,那对方可是非常喜欢,可以说是一打一个穿,一穿一个死,一死一大片。

这家伙就是要找装甲部队的麻烦

现代的专家对抗,不是二战那种坦克对坦克的装甲对抗,而是空地一体化联合作战,首先必须有几方的空中力量先夺取制空权,然后再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装甲部队在地面继续推进。而且就算是单纯的装甲对抗,其技术含量也不是二战时期的那种坦克歼击车能比的。首先坦克歼击车和坦克相比就少了一个炮塔,这就意味着坦克内部的空间就少了很多,很多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观瞄系统上是装不进去的。如果你装不上这些东西,在现代装甲对抗面前就相当于一个瞎子。这其中的例子在战争当中都暴露无遗。

也就是说坦克歼击车内部的空间是无法装载更多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其作战能力有限,而坦克作为进攻性武器是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缺点,既然无法进行坦克装甲作战的,那干嘛还要留着他呢,至于题主说的坦克歼击车是对老旧装甲车辆最好的利用,虽然说是废物利用勤俭持家,但是这样子投入到部队是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一旦投入战斗?会害死人的

苏联二战时口径最大的火炮是什么

欢迎关注头条号“军史解密”,阅读更多优质文章

火炮被称为“战争之神”,又被称为“战场铁锤”,是战场最主要的杀伤武器之一。它们的口径从20毫米到800毫米,一般76毫米口径的火炮已经算是大家伙了。

导弹时代来临之前,大舰巨炮主义认为,火炮口径即正义!于是各国武器专家们纷纷推出积巨大,口径惊人,威力更是惊人的“超级怪兽”。如德国古斯塔夫列车炮(口径800毫米)和"大贝莎"巨炮列车炮(口径420毫米),日本丸一大炮(口径300毫米),法国巴黎巨炮(口径210毫米)、苏联“斯大林之锤”(口径203毫米)……向敌人发射出致命的炮弹!

1945年4月28日,苏德柏林巷战已到最后关头,坚守兰德维尔桥头堡的德国掷弹兵仍不肯放弃抵抗,苏军劝降的也被他们拿来卷烟。突然,有人从炮队镜中发现河对岸一些异动,和自己对射半天的苏军坦克纷纷后撤,几十个庞然大物在拖拉机和坦克抢救车前拉后推下一字排开。

“大家赶快离开!快!”见识过这种“怪物”的德军老兵发出惊呼,阵地上一片混乱,即便是党卫队督战官也难以制止。很快,这些“怪物”终于印证了德国老兵的不祥预感,炽烈的火舌瞬间将兰德维尔桥头堡吞没……创造这一战绩的正是被德军称为“斯大林之锤”的B-4榴弹炮。

必须爱惜的“庞然大物”

早在1920年苏联的大炮兵思想就已经形成了,苏联已经开始不满足于122和15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开始寻求更大威力的武器以便于攻坚要塞和城市作战。

1926年5月17日,苏联召开扩大会议,批准了红军现役火炮改造计划,会议还决定为红军研制口径为203毫米的攻坚火炮。来自彼尔姆兵工厂负责整个项目进度,并负责研制火炮身管及炮瞄器材,炮架则由布尔什维克工厂提供,整个计划应于1927年5月全部完成。

项目开始后,彼尔姆兵工厂和布尔什维克工厂拿出了4种火炮方案,最终尼・伊・马格达斯夫和阿・格・加夫里利夫联合提交的“15172工程”方案获得批准,该方案采用轻型坦克的行走装置。最终,火炮设计图纸于1928年1月末全部完成,可是后面的制造工作却进展缓慢,因为布尔什维克工厂在制造过程发现原始方案中有诸多设计缺陷,纸面上的性能根本无法实现,另外相应的生产配套设施也跟不上。炮兵总局局长库利克也不看好这种火炮,并数次下令停止203毫米口径火炮的生产,以便集中精力生产ML-20型152毫米榴弹炮。

尽管面临着各种困难,但203毫米大炮仍于1930年11月组装完毕,并迅速投入试验中。试验工作进行了1年时间,期间设计局对火炮进行多达146处修改,但仍存在不少缺陷。在没有完全消除隐患的情况下,该炮定型为苏联B-4型M1931式203毫米榴弹炮,并于1931年6月开始装备工农红军,并开始在布尔什维克工厂投产。B-4榴弹炮只装备最高红军统帅部控制下的炮兵预备队和集团军属炮兵营,直到1939年前,B-4榴弹炮在各种演习中都没有上佳的表现,但却是各种阅兵仪式上的宠儿。在1931~1941年间,苏联在莫斯科、格勒、基辅和哈尔科夫举行的每次阅兵活动中,都出现了B-4榴弹炮的身影,它成为了红军强大实力的一种标志。实际上,参加阅兵式的B-4榴弹炮并不装备作战部队,而是一些训练用火炮,其中一些因缺少重要部件而无法发射炮弹。即使是交付作战部队的B-4榴弹炮也很少开火,主要是基层部队得到命令,必须爱惜这些庞然大物!B-4榴弹炮一般编入集团军直属预备队炮兵营,每营12门,主要任务是实施高射界射击,毁伤距战斗地域前沿较远的敌目标,也可用来直瞄敌土木工事。

B-4榴弹炮具有良好的弹道性能和较高的射击精度,总重达15.8吨。由于炮身重量太大,设计人员为它配装了履带武炮架,该炮架重11吨,采用的是“国际”重型履带式拖拉机的底盘,可以为火炮提供有限的机动能力。B-4榴弹炮堪称是装在拖拉机上的怪物。B-4榴弹炮炮架尾部装有辅助轮用于牵引,牵引速度大约为15千米/小时,由于苏联在冬天大部分地区都在冰天雪地中,而且冰雪融化后经常是泥泞异常,这对大重量的火炮机动是非常不利的,对于总重15.8吨的B-4来说,加装履带后机动性的提升相当明显。

“斯大林之锤”,二战苏军最恐怖的重型武器,分分钟教德军做人

B-4采用特殊的双重驻退复进系统,是苏联最早配备该系统的火炮,射击时非常稳定。双重驻退复进系统的第一部分是与普通火炮相同的炮身后坐装置,第二部分则在火炮的炮床上,炮床可沿着大架上的滑轨滑动。炮身绕耳轴俯仰,高低和方向转动均为手动式,火炮的高低射界为-2~ 60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30度。B-4榴弹炮虽然是个体形庞大的火炮,但它可在很少外部设备支援下迅速转入战斗状态。当火炮射击时,其底盘后段会向下调低姿态,同时将车尾驻锄插入地面,形成稳固的射击平台。

B-4炮管长5087毫米,带膛线部分身管长3981毫米,内膛膛线数达到64条,炮管重量达5.2吨。苏联人为B-4榴弹炮准备了一系列,包括混凝土穿透弹和特殊的尾翼稳定炮弹等,后者的弹头以铬钒合金制造,长度达1米左右,由于它的材质密度非常高,能加大弹头的贯穿力。炮弹弹体装有厚重的弹壳,能承受贯穿时所受的冲击力,弹体后端装有4片钢制弹翼,并以外筒包住。当炮弹冲出炮口后,外筒自动脱落,4片弹翼靠弹簧机构的作用自动跳开,使弹道能维持稳定,弹头依照惯性集中的原理,最大可贯穿4米厚的强化混凝土工事。B-4的炮弹为分装式,炮架左侧装有一小型起重机用于装填,炮弹发射速率为前2分钟1发,以后是1分钟1发,射程17.5千米,炮口初速607米/秒,炮组成员15人。

除此之外,布尔什维克工厂还用T-18坦克底盘设计了一种供B-4炮使用的装弹车。这种装弹的设计非常新颖。首先,它将油箱放到车体内,而整个车体就是2个集装箱,装甲厚度为5~7毫米,每个集装箱里可装载5发203毫米炮弹。这种设计方案制定好后,交到上级去审核,却一直没有回音。

B-4榴弹炮第一次经受战火考验是在1939~1940年苏芬战争中。当时苏联红军主力从卡累利阿地峡方向杀进芬兰,结果在芬军预先修筑的“曼纳海姆防线”上吃了大亏,只携带有152毫米以下口径火炮的苏军难以摧毁用高标号水泥修筑的芬军火力点。情急之下,苏联第二任西北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元帅申请调用B-4榴弹炮,并获得批准。为确保这种战略武器不至落入敌人之手,斯大林专门责成炮兵主帅沃罗诺夫亲自监督使用,所有参战炮兵均是军事技术和政治思想双过硬的佼佼者。

1939年12月19日,1个4门制的B-4榴弹炮连悄悄抵达霍京恩前线,这些被士兵们称为“卡累利阿塑像”的庞然大物要为苏军第20坦克旅扫清进攻道路。据侦察部队报告,芬军在对面丘陵地带内构筑了40多处永备火力点,其中有一半配备了75毫米炮,令苏军屡攻不克。连长马赫波诺夫在实施射击前一天便将火炮推进到距芬军工事仅250 350米的掩蔽工事内,他决心用直瞄射击的,对芬兰据点一一“点名”。这样做非常冒险,号称“白色死神”的芬兰滑雪部队随时可能冲出来抢夺这些庞大而贵重的火炮,而马赫波诺夫身边只有不到2个排的警卫步兵。

万幸的是,芬兰人没有察觉。21 日拂晓,马赫波诺夫下令开火,巨大的爆炸声震碎了寂静的原始森林,许多苏联炮兵都被震得耳鼻出血,一些人甚至失聪。B-4的炮击极其突然,芬军火力点还未展开反击便被彻底荡平,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密集射击后,苏军坦克营终于向前推进了2.3~2.5千米。霍京恩突破具有全局性作用,实际苏军已经绕到“曼纳海姆防线”的后方,造成芬兰守军的恐慌情绪,一些苏军久攻不克的永备工事罕见地停止射击,因为里面的芬兰人已落荒而逃了。

霍京恩炮击行动的成功鼓舞了苏军大规模使用B-4榴弹炮的热情。据统计,在1940年2月1日至3月13日最后阶段的作战中,苏军共投入20多个B-4榴弹炮兵连,进行了多达270余次压制射击。这些炮兵连屡屡效仿马赫波诺夫的“炮兵上刺刀”战法,把火炮推进到前沿250-400米处,以求最佳打击效果。当然,苏军为掩护这些“无价之宝”往往要投入更多部队,1个B-4炮兵连周围一般添配了1个营的步兵、1个76毫米炮兵营、10挺重机枪和8挺轻机枪,外加5辆坦克。

战后,炮兵主帅沃罗诺夫在汇报总结中指出,虽然B-4榴弹炮在克服芬兰工事方面显示了威力,但操作者的技能实在让人担忧,他们因平时过于爱护装备而缺乏精确射击的训练,“在实际操作中,摧毁芬军一个永备工事,我们至少需要耗费8~14发炮弹……虽然上级要求炮兵不必珍惜炮弹,只要能彻底消灭目标即可,但体积庞大的13-4榴弹炮在射击阵地上呆得越久,死亡的威胁就越大”。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在最初的6个月里,原本是打算进攻的苏军蒙受了巨大伤亡,属于进攻型武器的B-4榴弹炮因转移困难而遭受惨重损失,一些被德军俘获。直到1943年库尔斯科坦克大会战结束后,苏联红军真正转入战略大后,B-4榴弹炮的威力终于得到全面发挥。在哈尔科夫、齐尔塞、柯尼斯堡、坦泽和波森等重大城市攻坚战役中,B-4榴弹炮摧毁了无数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特别是在1944年6月10日的格勒战线上,由维德门德科少校指挥的B-4榴弹炮连摧毁了用钢筋混凝土加固的地下碉堡,其中1发炮弹打穿地下三层楼板后才爆炸,以至于德军士兵惊恐地将B-4榴弹炮称为“斯大林之锤”。

在1945年柏林巷战中,苏军编组了数以千计的突击工兵群,他们每前进一步,总能获得充沛的炮火支援。根据战时安排,苏军在攻击建筑物时,以B-4榴弹炮和ML-20榴弹炮向地下室和建筑物低层射击,中小口径火炮则向建筑物中层和高层窗击,迫击炮则向屋顶射击,从而掩护突击工兵群接近建筑物。B-4榴弹炮通常在200-300米的距离上对已暴露的德军工事或街垒展开直瞄射击,其火力支援一般以400米纵深为限。如果突击工兵群需要更大纵深的火力支援,B-4榴弹炮则只以曲射,轰击广场、十字路口和拐角建筑等大型目标,以免因过于靠前而遭到德军火箭筒小组的狙击。

到4月30日,苏军第150师和第171师已抵达“第三帝国”的国会大厦。面对负隅顽抗的德军,杀红眼的苏军集中89门B-4榴弹炮、SU-152自行火炮和安德柳莎火箭炮进行30分钟的直瞄射击,国会大厦的墙面顿时变得千疮百孔,用砖石堵住门窗构成的火力点连同后面的士兵都被炸碎,大厦厚实的墙面也被炸开若干大洞。下午14点25分,苏联3个步兵营冲进国会大厦,经过近乎疯狂的近战,到18时,红军战士叶戈罗夫中士和坎塔里亚下士终于在国会大厦主楼圆顶上升起了红旗,法西斯德国寿终正寝。

二战结束后,苏联仍将B-4榴弹炮的生产线维持了4年之久,直到1949年新一代420毫米口径2B1自行迫榴炮问世。苏共生产了1211门B-4系列榴弹炮,直到今天,它仍是圣彼得堡中央炮兵博物馆里的“伟大杰作”。

1936年7月到1939年4月的西班牙内

现代历史学观点,普遍认为36年发生的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也是法西斯主义与主义在欧洲的第一次交锋,是双方角逐的试练场。

回到八十多年前,我们来看看当时的西班牙的社会状况。

从31年开始西班牙进入了第二共和国的时期,这一届其实有点难,还有点乱。革命之前的西班牙经济上贫穷政治上落后,处于半封建的农业社会形态,是一个典型的没落封建贵族子弟的样子,完全没了两百多年前大航海时代的霸主气场,在当时的欧洲已经只是个小弟的存在,各个大国平时都不带正眼瞧的。但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频繁更迭的当权,以及随之而来的内战又让这个国家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第二共和国执政期间,原本左翼右翼各个派别通过选举组成,且行且珍惜也能运行下去,但随着社会矛盾的深化,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某一时刻,爆发了。

有几个主要原因导致了内战的爆发。

宗教原因

执政的左翼党派对西班牙的天主教会进行了残酷的,虽然当时的教会上层集团也不是什么好鸟,平时没少作威作福压榨剥削,但作为几千年来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已经深入人心,而且欧洲各国主要的信仰都是天主教。当时的反宗教政策残酷到什么程度?全国有超过20%的天主教会人士被杀害,短短半年左右时间,有6-7千人被处死,而且大部分都是底层的教士修道士,亵渎教会的行为蔓延着整个国家。这必然引起天主教会的强烈抵抗,也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反感,失去了以农民为主的广泛群众基础,当时的农民大多信仰天主教。有时候我们回望历史,可以看到一些无奈,左翼主导的政治力量当他刚刚在蓬勃发展的初期时,往往会不成熟,尽管革命热情高涨,却容易犯下幼稚病的错误,带来的破坏力是巨大的。

施政能力缺失

第二共和国建立在各个复杂的政治力量纠缠的基础上,有左翼的各个政治力量,如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党工人党等,还有右翼力量,保皇主义,民族主义,旧地主阶层,以及资本家等等。各种利益犬牙交错,互相牵制和影响,导致了农民最关心的土地改革不成功,真正的贫农分不到多少土地,工人最关心的福利制度落实不到位,比如8小时工作制由于资本家的几乎无法执行。我们知道底层民众为什么愿意闹革命,那可是豁出性命,提着脑袋的活儿,就是因为成功以后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如果发现实际上并不能,那还支持他作甚?!

因此当左翼政治力量希望通过更强有力行动来推进完成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时,反而逼迫了保守各派团结到了一起,双方正式走到了两个彻底对立的立场。

势力倾向

国内军事上形成了组织的共和军,与之对立的是保守派组织的反的国民军。估计大家很难想象,在当时的西班牙,有超过80%的正规军都站在了以民族主义领袖为首的弗朗哥的国民军一边,主要原因就是上面说到的宗教问题,大部分士兵是信仰天主教的。

西方各国的立场

西班牙内战爆发以后,由于宗教问题和意识形态原因(包括纳粹主义的弗朗哥长枪党),欧洲各国各有算盘。老牌大国英法美保持不干涉的立场,最积极的是的纳粹德国,又是出钱又是出枪,还直接派出了,强势进行干涉,在反主义这件事情上,是玩命的。此时对西班牙左翼进行支持的正是苏联,也提供了武器,国际还组织了志愿军参战,这就是著名的“国际纵队”,但力度远不如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希望通过西班牙内战扶持起另一个欧洲的法西斯,加强轴心国的力量,同时试探欧洲各强国的态度,而苏联也希望能借此机会输出主义革命,扩大国际的影响力。

至39年4月,内战以弗朗哥为首的国民军胜利而告终,西班牙进入了法西斯统治时期,直到75年结束。而此后越发强势,很快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时期的防空炮可不可以用来打坦克

太能了。

苏联的37高炮,在苏联人死守格勒和莫斯科的时候,都曾经大量抽调高射炮用于打坦克,从火炮的性能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当时德国大量使用的反坦克炮也就是37毫米,但是高射炮的火线高度比较高,隐蔽性比较差,很可能首先被德国人发现并被干掉。

高炮打坦克的经典案例,德国的88毫米高炮。88毫米高炮打坦克已经成了一个传奇,由于在西班牙内战中发现了88炮的打坦克潜力,德国人专门开发了88炮用的穿甲弹,所以成就了“无敌88”的传奇。

苏联人的85毫米高炮其实性能也不错,但是一开始没有合适的,所以反坦克效果一般,但是经过改进以后,85高炮被塞到坦克底盘上,它的反坦克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T34/85主要就是换上了85毫米高炮,当然由于坦克空间的狭窄,高炮必须要对什么复进、反后座这些子系统进行一些改进,不然塞不进去,但是那根管子一般是不会动的。

高射炮其实就是一种加农炮,而且由于要有比较大的射高,所以一般高炮的身管都比较长,一般都能有60~70倍口径,特别是小口径高炮就是37、57这种口径的高炮,所以小口径高炮炮弹的初速要比一般的炮兵反坦克炮要高。炮弹初速高这对于反坦克作战来说是一个好消息,特别是对于穿甲弹来说。

不过,想要有效的反坦克,还需要配发合适的,尤其是对于大口径高炮,诸如88、85毫米这样的高炮,德国人的无敌88就是因为配发了合适的,所以是赫赫威名一直流传到了今天,而类似的苏联85毫米高炮在作为高射炮使用的时候,虽然则用来打过坦克,但是反坦克的战绩一般,但是把这种炮放到坦克底盘上以后,无论是SU85还是T34/85,表现的都还不错,在老虎出来后,当时85毫米是苏联人首先拿出来对抗老虎的首选。

而德国人干的更过分,德国人后来弄出来的一大堆超重型坦克、突击炮也是把原来的88、128这种大口径高炮往各种底盘上塞。

猎虎就是把128毫米高炮塞到虎王的底盘上

不过,到了二战以后大口径高炮已经是被防空导弹所取代,而坦克的装甲是越来越厚,小口径高炮是打不动了,所以高炮打坦克已经是少见了,顶多是打一打装甲车什么的,而小口径高炮打得最多的是步兵。

图片来自网络。

二战德军自己对库尔斯克会战中投入的“费迪

在一厢情愿的幻想中,对“斐迪南德”超重型坦克歼击车的期望值非常之高,他希望这是一种成功的突击坦克,同时也是一款可移动的重炮炮台,通过其88毫米口径的威力火炮,使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锐不可当,进而使战场局势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为了等候“斐迪南德”的到来,德军最高统帅部甚至不惜一再推迟库尔斯克战役的发起时间。

(第41装甲军军长哈佩将军)

斐迪南德(也被简称为“斐迪南”)超重型坦克歼击车,是以其设计师斐迪南德·波尔舍的名字命名的,也可以归入未来自行火炮或者德国人称谓的“突击炮”范畴。这个战斗全重高达72吨的钢铁怪兽(一说空重68吨),前装甲厚度达到变态的200毫米,88炮的身管也长达21英尺(约6.3米),安装了两台“迈巴赫”发动机并且标新立异地使用了电传动装置。

如此巨大的自重,“斐迪南德”还能有30多公里的时速,说明那个年代的德国人确实穷尽心思了。库尔斯克战役打响后共有90辆该车首次亮相,编为第653和第654两个坦克歼击营,被配属给莫德尔第9集团军的哈佩第41装甲军指挥,与虎式坦克、黑豹坦克一起,成为特别迷信武器功效的试图赢得库尔斯克会战的三大利器。

(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

斐迪南德突击炮使用的是虎式坦克底盘,1942年11月投产,该车车体长6.8米、车宽3.38米、车高2.97米,额定成员6人:车长、炮长、驾驶员、机电员和2名装填手(基数55发)。它的整体布置是驾驶室位于车体前部,动力室居中,车体后部为具有较大空间的战斗室,采用主动轮后置的。战斗室顶部有车长指挥塔,车长可以站在指挥塔内,探出半个身子观察目标和环境,颇给人一种前轻后重的古怪感觉。

不过由于设计、研发、生产和列装的时间太过仓促,尽管斐迪南德火力和装甲非常强大,直瞄苏军T34坦克几乎百发百中,但自身也存在严重的缺点。新任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对此忧心忡忡,认为这款突击炮的武器装备不充足、车体结构太复杂,缺乏必要的测试不应该匆忙投入战场,但急着在前线有所作为的兼职陆军总司令,最终拒绝采纳了他的建议。

(小胡子与斐迪南德·波尔舍)

古德里安为何有这两点担忧呢?首先是第一批“斐迪南德”除了一门大口径加农炮之外,全车居然没有一挺并列机枪(此战过后加装),在对付近距离的苏军反坦克步兵小组时,完全的为力。个别德军车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自行携带了MG42机枪,然后在作战中透过炮管进行机枪射击,可炮管毕竟不是射孔,观察和射界的局限性很大,这么大的家伙居然没有一个射孔!德军装甲兵当然骂声一片。

因此为了对付苏军的反坦克小组以掩护斐迪南德的突破,德军不得不在每辆突击炮的尾部装甲板上,配备5、6个掷弹兵,以便用轻武器扫射接近突击炮的苏军反坦克步兵。然而目标明显的他们很快就被隐蔽在散兵坑里的苏军打下车来,于是斐迪南德就成为了“孤独”的突破者,虽然完成了突击楔子的任务,却也完全暴露在苏军反坦克火力之下被动挨打。

(斐迪南德前视图)

其次的问题是动力太弱,也就是因为自重太大形成了“小马拉大车”,造成斐迪南德突击炮的机动性较差,以及行动部分部件的故障多磨损快等问题,两个总容量为1080升的燃油箱,虽然使该车的最大行程为150公里,但战斗行程一般不超过90公里,如果遭遇复杂地形这一数值还要减小。古德里安的结论是:重型坦克歼击车应该集中在苏军坚固防御地带使用,为大量的后续坦克打开突破口,也就是说,它不合适遂行长时间长距离的攻击任务。

最严重的问题是履带太过脆弱,无论是炮弹还是地雷,兹要稍微形成损害,“斐迪南德”的履带便哗啦啦坏掉了,于是这个庞然大物立马就动弹不得,然后苏军士兵可以轻易地用喷火器甚至是廉价的燃烧瓶就将其摧毁。为了保护“斐迪南德”娇贵的履带,莫德尔不得不使用另外一种新式武器“B-Ⅳ遥控坦克”,专门给“斐迪南德”在雷区中开辟道路,否则一颗地雷就容易让它趴窝。

(“斐迪南德”侧视图)

1943年夏天苏军的战术水平,与战争初期已不可同日而语,“坦克恐惧症”大大消退,面对斐迪南德突击炮和虎式重坦的冲击并未惊慌失措,他们让这些装甲巨兽从精心伪装的散兵坑旁边隆隆驶过,然后再冒出头来收拾后面的德军装甲掷弹兵。致使装甲部队不得不每每回过头来,帮助陷入困境的步兵分队,然后再前进、再折返,于是筋疲力尽并且耗光了宝贵的燃料,所以无论是虎式还是斐迪南德,都没有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当然,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还是比较恐怖的,由于苏军装备的反坦克枪很难击穿它200毫米的前装甲(直到二战结束,也没有一辆“斐迪南德”被从正面击穿过),如果在四号坦克的伴随进攻下,斐迪南德突击炮的突破能力非常之强。德军第10装甲掷弹兵师在奥利霍瓦特卡的战斗中,以六辆斐迪南德取得了决定性战果,成为莫德尔在北线为数不多的纵深突破点,第653坦克歼击营的指挥官在战斗报告中写道:“斐迪南德坦克歼击车为最强大的武器”。

(“斐迪南德”侧视图)

苏联坦克的装甲防护水平如何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新闻热榜

热门游戏

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