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事件说了很多,事出缘由何在
一切国际争端的本质都是为了利益,而中东最大的利益就是石油!
关于中东石油资源又多丰富就不废话了,看看狗大户沙特,地产大亨阿联酋就知道了。
而美国在中东的主要诉求有三点:
第一,石油美元的金融体系不容挑战;
第二,极端反美势力必须消灭;
第三,核武不扩散原则
石油美元体系的建立
二战结束后,美事霸权得以确立,但光有军事不足以确定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于是美国主导在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进一步构建美元霸权。
1944年7月,为了欧洲能在战后尽快恢复过来,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美国宣布美元和黄金挂钩,即持有美元等于持有黄金,将美元变成硬通货,成为用货币。并且为了维持美元的金融地位,美国又先后主导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一系列金融组织。
如此,美国就可以通过操控美元进而影响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俗称“薅羊毛”。
但是在越南战争爆发后,美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超额的战争支出造成了大量坏账,打击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人们开始疯狂抛售美元,找美国人兑换黄金。虽然,美国宣称美元等于黄金,但美元本质上就是一张漂亮的纸而已,当美元出现了信任危机,人们拿着美元要求美国履行承诺兑换黄金的时候,美国人是真的慌了。
不过,美国很快发现了一条新的路子。随着战后经济的起飞,石油成为世界上每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美国放弃了将美元等价于黄金的低级做法,转而将美元和石油在一起。
于是,美国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在中东扶持起以沙特、巴列维王朝为首的,进而控制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要求中东石油出口国家在国际石油贸易中必须使用美元进行结算,由此形成了石油美元体系,没有又可以肆无忌惮的全世界的薅羊毛而不用担心他们抢自己的黄金。
那美国是怎样通过石油美元薅羊毛的呢?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量和市场上流通的产品是绑定的,货币超发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导致物价上涨。可美国不一样,美元通过和石油绑定,成为用货币,像、日本的国家要想买石油就一定要有美元才行,美国就可以通过大规模的超发货币,然后拿着美元在全世界买买买,以此转移国内的通货膨胀,即美国的通货膨胀需要全世界一起买单。
所以,为了保持石油和美元的绑定关系,美国绝不允许中东石油主产国用其他货币结算国际原油贸易,利比亚的卡扎菲和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中东的反美势力
中东的反美势力主要有两股,一是、、等亲苏、亲俄国家,二是塔利班、等恐怖组织
以为例。在80年代以前的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是美国在中东的左膀右臂,但在1979年,爆发了革命,的巴列维王朝被霍梅尼,从亲密的盟友变成了反对美国的“轴心”。
霍梅尼作为教的最高领袖,对美国怀有强烈的敌对情绪,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和生活是对教义的亵渎,在霍梅尼的主导下,结束巴列维时期的世俗化进程,进入全面化的时期,并积极向外输出革命。随着美国驻大危机的爆发,美伊关系彻底破裂,走向完全对立。
塔利班和这些恐怖组织和美国什么关系,就不细说了,看看911事件和阿富汗战争就明白了。
综上,这些敌视美国的国家是必须要重建的,而恐怖组织则是必须彻底消灭的。
核不扩散原则和伊核问题
1945年8月,第一个在广岛投放爆炸后,其巨大的破坏了在国际关系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美国作为第一个成功研制并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在见识了核武器的威力后,开启核垄断政策,极力保守的秘密,限制一切有关原子能研究和核材料的出口。
1949年8月,苏联成功试爆了他们的第一个,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同时,原子能除了用于研制核武器,也是一种拥有无限潜力的未来能源,有不少的国家以和平发展原子能为由,要求美国放开核垄断。
1953年12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联合国发表题为《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演说,明确表示在接受国际规则约束和定期检查的前提下,不反对世界各国不以发展核武器为目的的原子能和平利用。
△1953-1961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军人出生,鹰牌人物,是冷战格局形成的关键人物
1954年,联合国成立国际,帮助各国开展原子能和平利用并负责监督检查各国的核设施,避免有国家以和平利用为幌子发展核武器。
尽管美国和苏联为保持核武器的垄断地位,极力杜绝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但在美苏冷战,尤其是美苏核大战的现实威胁下,无核国家很难保证自己的战略安全,于是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巴西、阿根廷等地区强国无不在暗自发展自己的核武器。
除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之外的其他大多数国家的核武计划,或失败或放弃都没能修成正果,尤其是和朝鲜两国,由于长期敌视美国,被美国视为不可理喻的无赖国家,而长期制裁,伊核问题和朝核问题成为影响地区安全局势的两颗定时炸弹。
911事件后,中东和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成为美国重点打击对象,而被美国认为是输出恐怖主义、破坏地区和平的“轴心”,绝对不会允许拥核。
曾经红极一时的无线五虎,现在除了华,其他四人怎么样了
当年的TVB五虎将,除了华之外,还有梁朝伟、黄日华、汤镇业以及苗侨伟四人,而如今这四人现在的样貌和地位都与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梁朝伟
当年梁朝伟被TVB捧红后,立即转向电影圈发展,成为了影坛的当红炸子鸡,而且年轻时候的梁朝伟戏路也十分多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演员。
后来,梁朝伟遇上了伯乐王家卫,变成了一个文艺片的男神,充分展现自己深沉忧郁的眼神,迷倒了不少影迷。
虽然戏路相对变窄了,但这种转变也使其成为了传奇影帝,五次夺得金像奖影帝,三次夺得金马奖影帝,以及夺得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已经足以证明他在影坛的地位。
黄日华
黄日华是八十年代TVB的力捧小生,而他在《射雕英雄传》里面饰演的郭靖更是一代经典,至今仍令不少观众津津乐道。
他在九十年代初曾转投亚洲电视,拍摄过一些作品,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家族恩仇电视剧《银狐》了。
后来,他再次回到TVB效力,并参演了《马场大亨》《天地豪情》《天龙八部》等作品,其中《天龙八部》中他所饰演的乔峰也是不少剧迷心目中的经典。
后来,因为个人性格问题以及家庭原因,黄日华淡出娱乐圈,减少演出的机会。
但几年前,因为妻子患病需要筹集医疗费,黄日华与女儿加盟电视(hktv),参演了《开脑儆探》《岁月楼情》等剧集,但反响不大。近年,黄日华再次减少工作量,留在妻子身边照顾她。
汤镇业
汤镇业年轻时凭借帅气的外表受到TVB力捧,参演多部古装剧集,其中《天龙八部》里面饰演的段誉深受观众关注。
1983年,在翁美玲拍摄《射雕英雄传》的期间,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并开始以情侣的身份在公开场合露面。1985年,由于两人的工作关系,两人感情开始出现问题,在翁美玲前二人处于冷战期。后来,翁美玲在家中身亡,而这一事件直接摧毁了汤镇业的星途。
后来,他辗转和亚洲电视发展,虽然也造成了一定回响,但是远远不如以前那么风光。而在1991年,他与其他四位“五虎将”拍摄了电影《五虎将之决裂》,他依靠精湛的演技获得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奖项。
现在,汤镇业依然活跃在内地及的影视圈。在TVB现在播出的电视剧《荷里活有个大老千》中,我们依然可以看见汤镇业的身影。
苗侨伟
苗侨伟当年凭借《射雕英雄传》的杨康深受观众朋友的追捧,并成为了TVB的力捧小生。
但他在1989年退出娱乐圈,转行从事眼镜生意。
2004年,苗侨伟宣布复出,并重返TVB,参演了《学警雄心》《使徒行者》《雷霆扫毒》等电视剧,迎来事业的第二个高峰。
杜月笙是如何霸占的孟小冬
这是郎有情切有意下的结果,杜月笙号称会做人,不会糊涂到强行掳走一个女子。孟小冬号称是冬皇,名称在那里放着,也不会去杜月笙。
杜月笙与孟小冬两人早有渊源
时间回到1919年到12月份,年仅12岁的孟小冬,正在上海大世界出演《击鼓骂曹》。作为戏曲界的新秀,捧场的人可谓是非常之多。
演出结束之后,后台的门帘突然被掀了起来。进来一位30岁左右男子,手里面提着礼物,一个弯腰:大小姐,阿拉杜月笙这厢有礼了。
在娱乐设施匮乏的年代,有钱人都喜欢到大剧场听戏,杜月笙更是其中的常客。但凡有名角前来演出,杜月笙肯定会来捧场。这也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后来孟小冬在14岁登上了上海钱坤大剧院,仅仅4年的时间,在杜月笙等人的捧场下,孟小冬已经红遍了上海大半边天。此时他却急流勇退,决定北上学艺。
北方作为最正宗的京剧来源地之一,自然有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喜欢把南方的名角称作是野路子出家。所以说尽管孟小冬非常出名,还是要去北方镀一层金。
虽然这些年来靠着登台演出赚了不少钱,但是想要在北方当学徒,兼着照顾家里面还是不够。这时候杜月笙出面,给了孟小冬几万块钱,让他北上学弈。不愧是上海滩的名角之一,来到北京没多久便崭露头角,被人称赞是:
奉天承运,统一玮宇,当今冬皇名震四海。芜被九洲岛,声容并茂,加恩德与万民,聪明天睿,传谭余之一脉。
因此孟小冬也就有了冬皇的称号,等到两人再见面的时候,孟小冬已经褪去了稚嫩,成为了名震半个梨园的台柱子。杜月笙本以为收割的机会来了,但是却突然杀出了一个程咬金。
孟小冬恋爱了,恋爱的对象是另一位梨园大家——梅兰芳。如果是一般人那就罢了,杜月笙还有可能和他一争高下。但是梅兰芳也是杜月笙的好友,作为上海滩大亨之一的杜月笙,显然不能抢走孟小冬。
梅兰芳不够爱惜,给了杜月笙可乘之机
梅兰芳和孟小冬的名字,基本上占据了当时京剧的半个天,两人在一起可谓是郎才女貌。本来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是却迟迟不能结婚。
其实不怪梅兰芳,而是孟小冬这边不愿意。因为当时梅兰芳已经娶了两房太太,以孟小冬当时的地位来说,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做妾。这个时候可就难倒了梅兰芳,不过也有聪明人。
当时北京有一种习俗是名定兼祧,最开始是流行于皇室当中。当某一个王爷没有后代的时候,另外一个王爷的孙子可以过继给他。这样娶老婆的时候,儿子可以娶两个正房。一个代表自己的亲生父亲,另外一个代表着自己过继来的父亲。而梅兰芳的大伯正好没有子嗣,所以根据这个传统习俗,就解决掉了名分的问题。
1927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梅兰芳和孟小冬在好友冯耿光的公馆当中结婚。不过在结婚之后,梅兰芳立下了一条规矩,就是不让孟小冬登台演出。
毕竟当时戏子虽然有人捧,但是还是有人认为是职业,和现在可是有天壤之别。所以技痒的孟小冬,只能在家里面过过瘾,四年的婚姻当中,从来没有登台演出过。
中间甚至还出现过一个岔子,孟小冬的铁杆戏迷李志刚,在梅兰芳和几个好友与冯公馆当中聊天的时候,突然闯了进来。
大声叫嚷的问梅兰芳要5万块钱的精神损失费,梅兰芳的好友张翰举出去查看情况。但是却被外面的李志刚,在争吵的时候用手枪杀掉。发生了这场血案,也在当地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一时间外面流言四起,有人说孟小冬不守妇道,在外面给梅兰芳戴绿帽子。但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梅兰芳再清楚不过了。虽然这件事情很快过去,但是却在梅兰芳心里面埋下了芥蒂。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梅兰芳的伯母去世,作为伯父名义上的儿子,孟小冬得知消息之后立刻前去戴孝。可是当披麻戴孝的收拾整齐之后,却被人堵在了正门口。
意思也很明显,说她不是正房,没有权利去守孝。于是孟小冬赶快去找梅兰芳,可惜面对这样的事情,梅兰芳言语当中闪烁其词。意思是要按规矩办事,让孟小冬体谅一下。
这件事情算是惹恼了孟小冬,意思岂不是说这么些年来,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原来梅兰芳一家从来没有把她当过正房,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小妾。
两人大吵了一架,开始了长达几个月时间的冷战。后来梅兰芳带着二太太前去天津演出,孟小冬趁着这个空挡,在北京和他摆起了对台戏。
由于多年不曾演出,他刚刚复出的消息,立刻红遍了北京,天津。来看他演出的人数,远远的超过了梅兰芳。这件事情之后,梅兰芳也知道孟小冬非常生气。于是低声下气的去求和好,终于才把她从娘家里面接回来。当时为了补偿孟小冬,梅兰芳准备带她前往美国演出。可是后来二太太也要跟去,由于只能带去一个,没办法只能决定谁都不带。
经历了这三件大事之后,孟小冬似乎彻底的死了心,他掷地有声的说道:
以后再唱戏,我孟小冬不会比你梅兰芳差。就算是我嫁人,我也要嫁一个一跺脚就会四城乱颤的人。
为了表示自己决心,在报纸上刊登三天的紧急声明:
经人介绍,与梅兰芳结婚。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启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遂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道,不待冬之赘言。
从此之后,一场离婚浪潮,在两人之间慢慢展开。身在上海的杜月笙,听说了孟小冬要离婚的消息。立刻让自己的四姨太姚玉兰,给她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她暂时接到上海居住。▲右一姚玉兰
之所以让姚玉兰执笔,是因为她和孟小冬是师姐妹的关系。两人多年未见,孟小冬现在家中也无事,于是答应了这个邀请。
中间还有一个插曲,由于孟小冬和梅兰芳都是杜月笙的好友。所以离婚的时候,杜月笙在其中牵头负责。最后要求,梅兰芳拿出四万块钱分手费,自知理亏的梅兰芳,什么也没说就拿出来了。
在处理离婚事宜的过程当中,杜月笙没少帮助孟小冬。于是两人搁浅多年的感情,似乎又渐渐重新恢复起来。来到上海之后的孟小冬,就住在了杜公馆。
当时杜月笙的四姨姚玉兰,由于是一位戏子出身,在杜公馆备受打压。于是想趁着这个机会,把孟小冬彻底的留下来。中间他做了很多的努力,终于把孟小冬送到了杜月笙的床上。
事情发生在孟小冬刚来杜公馆没多久,两个姐妹之间有说不完的话。等到后半夜都聊累了的时候,孟小冬这边早已经睡下,但是姚玉兰却偷偷的出去。等到再回来的时候,就成为了杜月笙。就这样孟小冬了,虽然这是外界流传最广的说法,当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也只有在房间的三个人才知道了。不过好日子没过三个月,七七爆发,杜月笙前往,孟小冬前往北京。
在这之后的8年抗战时间里面,两人聚少离多。杜月笙由于忙于,在多地不断辗转。等到两人再次聚集的时候,杜月笙已经快要60岁了。
在他的60岁大寿上面,邀请来了梅兰芳和孟小冬两个人。演出结束之后,台下的人意犹未尽,希望孟小冬卸妆之后再来谢个幕。拗不过大家的盛情,孟小冬再次来到台前。
但是没想到这一次的谢幕,竟然成为了最后一次。60大寿庆典结束之后,孟小冬彻底的住进了杜公馆。仅仅过去一年时间,杜月笙宣告病重,不得不前去治疗。
孟小冬也自然跟了过去,没事的时候就给杜月笙唱戏。后来杜月笙身体稍微恢复了一点,想要去欧洲旅游,也准备带上孟小冬。孟小冬问了一句:我以什么样的身份过去?杜月笙立刻明白了这句话中的意思,原来是孟小冬终于愿意嫁给自己。整整15年时间,杜月笙不止一次的提过这个事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孟小冬一直不愿意答应。
于是两人宣布结婚,但是在这一年之后,杜月笙因病去世。在杜月笙去世之后的20年,孟小冬也于台北撒手人寰。不过在她的墓碑上面,留下的不是梅太太或者是杜太太,而是孟太夫人。
落款则是书法大家张大千,也是对孟小冬一生最为全面的概括——孟小冬是为自己而活。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双面间谍”
我党友人卫立煌将军。
卫立煌将军是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曾担任第一战区前敌总指挥、第二战区副司令、河南省、冀察战区总司令、远征军司令,等重要职位。虽然,他是的“五虎上将”。但是,他在很多,都曾给予我党很大帮助。
抗战时,支援我党。
平型关大捷后不久(1938年3月2日),115师师长骑着马,不知不觉走进了阎锡山部队的防区。阎锡山的部下看见一位身穿日本黄呢大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的军官,以为是日军军官,上来就是一枪。中枪倒地,失血过多晕了过去。幸好,晋绥军认出是,赶紧救治。
当年4月,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去延安访问,特意看望了。卫立煌将军问,有什么需要的。 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礼貌的地摇了摇头。卫立煌见此,就暗示:“譬如药品,食物,衣服……” 卫立煌知道,八路军对这些物资极为紧缺,就有意点拨。试探性的说:部队缺。。。。
卫立煌将军果断答应:“一言为定,我就送。”不久,卫立煌下令,给八路军送来100万发子弹,25万枚手雷,外加180箱牛肉罐头!
道谢说:礼重了。
这可不是小数目,卫立煌将军肯定顶着很大压力,才给拨付的。
100万发子弹是什么概念?
1937年,八路军出兵抗战时,四万多官兵只有一万多条好枪,每条枪平均30发子弹。八路军平时只给五发子弹,打完三发就不舍得打了。所以,都叫我们“三枪八路”。1940年,八路军只有九万条抢,每条枪不到20发子弹!
1940年,百团大战时,八路军共计消耗了70万发子弹,缴获了34万发子弹!卫立煌将军送的子弹,够打一次百团大战,还有富余!
我都想对卫立煌将军道说一声:礼重了。
在辽沈战场上,卫立煌将军也是有功的。
1948年3月,提出将东北部队撤到锦州,以便与华北配合,进可以夺回东北,退可以撤往关内。而卫立煌将军作为“东北剿总”司令拒绝了提命令,力主固守沈阳、长春、锦州三大战略要点,保全东北。
5月,让卫立煌打通沈锦路,将主力撤到锦州。卫立煌再次拒绝,将8个军24个师30万人,部署在沈阳及外围,作为防御中心。
辽沈战役开始时,东北野战军切断了北平至锦州交通线。非常震惊,命令卫立煌从沈阳调兵支援锦州。卫立煌将军再次拒绝。
辽沈战役后,卫立煌回去就被蒋撤职软禁于南京。直到1949年1月,下野李宗仁上台,卫立煌才获释,去了。
卫立煌将军是第一位回大陆的高级将领。
新成立的时候,卫立煌将军喜极而泣,还亲笔写贺电给毛和周总理。
1955年3月,在周总理安排下,卫立煌将军从密抵澳门,然后坐小船,到广州回北京。3月17日,“卫立煌返回祖国”的新闻,就被各大报纸刊登在头条位置。周总理和毛先后宴请了卫立煌将军。
(文|勇战王聊历史)
年过50岁的男人,有哪些做人的“大忌”呢
1、房事不要太频繁了,免得身体过早透支,要细水长流。
2、不要轻易离婚,离婚后很容易一个人孤独终老。
3、不要再贷款买房换车,还能还款多少年,投资一定慎之又慎,否则早晚会后悔的。
4、不要在外面搞第三者婚外情了,都是当爷爷当外公的年龄了,丢不起人啊!
5、妻子到了更年期,多一份关爱体贴,少一分冷漠抱怨,夫妻合力度过难关。
6、不要在抽烟酗酒了,尽量戒烟少酒,小喝怡情,大喝伤身,身体健康最重要了。
7、不要再胡吃海喝了,不要让肚子越来越大,血压血脂血糖会越来越高。
8、外面的美女对你投怀送抱,一定别有用心,不为了钱,难道喜欢你身上老年味。
9、不要再熬夜,经常熬夜,会导致一整天都昏昏沉沉没有精神,做事出错,还容易猝死。
10、在单位没必要巴结谁,阿谀奉承谁了,都快退休的年纪了,活出自我就好!
11、儿子成了家,最好分开住,千万不要住到一起,在一起住不方便,还容易产生矛盾。
12、不要给儿子买房就掏空全部家底,或卖了老窝凑首付,没了老窝没了钱,以后的日子有的苦吃。
13、社保医保一定要按时交,最好再买一份重疾险,晚年有一份保障,有病能报销,真的比儿女都靠谱。
15、每年都要体检,有小问题要及时治疗,不要拖成大病悔之晚矣。
16、生活上不要太节俭了,在吃上更不要节省了,要吃得营养均衡,不要吃隔夜饭。
17、不要在做无效社交了,不要再靠喝酒,请客送礼交维系关系,没必要了。
18、平时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看望父母,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给再多的钱也不如高质量的陪伴。
19、不要久坐或躺着,容易有痔疮和肾虚,哪一种情况都是生理和心里的折磨。
20、不要总刷视频看直播,美女都是十级美颜的,一声大哥让你拿出所有的积蓄打赏了,最后悔之晚矣!
21、一定要多锻炼身体,不要依靠什么保健品养生,多做有氧运动,锻炼好身体比什么都有用。
22、想做兼职不要透支身体去赚钱,真的没必要了,身体不好了老年的生活只会越过越苦!
23、不要攀比和计较了,少和亲戚朋友牵扯金钱往来,这个年纪要心胸开阔,要知足常乐了,
24、不要一周也不洗一次澡,有味的中老年人,老婆嫌弃,连儿女都不喜欢。
25、这个年纪有空还是多陪陪老伴,老伴老伴,老来做伴,一辈子相扶到老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