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古罗马的“浴桶刑”到底有多恐怖
古罗马的“浴桶刑”起源于古波斯的“船刑”,是一种比妲己发明的虿盆更为残酷的刑罚。
虿盆
妲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蛇蝎心肠女人。有一天,她与纣王在鹿台上寻欢作乐。纣王令后宫妃子及宫女,赤身唱歌跳舞,以助酒兴。
姜后宫中的女人不愿意,纣王大怒。于是妲己出了一个主意,严惩这些女人。
具体做法是:在摘星楼前,挖一个大坑,然后将蛇蝎蜂虿之类丢进坑中,然后将宫女们推进去,让百虫嘬咬,妲己将这刑罚取名虿盆。
船刑
虿盆之刑虽说残忍,但人死的相对较快,船刑就更为残酷。船刑是将人衣服,塞进掏空的树洞里,露出头颅和四肢。
然后强行喂牛奶和蜂蜜,直到他们严重腹泻。接着在受刑人身上涂上蜂蜜,再将他推进在池塘里。
漂浮在水里的死囚,其排泄物就会堆积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身体会长蛆,随后蛆在他们的坏死皮肉中取食繁殖。
而露在外面部分会被虫子持续叮咬,过程极为痛苦,更为可怕的是,受刑的人可能需要2周后会才会死亡。
浴桶刑
到了古罗马时期,四处征战的过程中,引进了船刑。由于古罗马是奴隶制国家,奴隶生命如草芥,船刑大量被应用。
但船刑所需的树洞不是那么好找的,于是罗马人把树洞改成了浴桶。
与船刑不同的是,浴桶刑仅露出受刑人的头部,而浴桶里是注满水的,脑补一下画面,是不是很恶心,很残忍?
浴桶刑历史上最著名的案例
罗马帝国崩溃后,其浴桶刑被后人继承了下来。16世纪中叶,匈牙利的伯爵夫人伊丽莎白就曾使用过浴桶刑。
伊丽莎白被后人称为“世界上最残忍的女人”。她曾经过至少80名以上的女童。
其中最残忍的方法是:先毒打,接着火钳烫小女孩的身体,然后她用嘴撕咬她们的脸部和四肢,等到血肉模糊时,伊丽莎白再对她们使用浴桶刑。真是变态至极。
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区分享。了解更多历史,请关注花木童说史!
二战时期有哪些惨无人道的实验案例
二战时期的惨无人道的实验,在日军的实验室和纳粹集中营比比皆是。日军的实验主要是一些惨无人道的人体细菌实验,纳粹集中营的实验种类更多,如双胞胎实验、结核实验及绝育实验等。
二战期间,日军将东北的“关东军部队用水供应及疾病预防局”改名为,总指挥是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该部队有2600名医学技术人员,主要从事活体实验,实验对象是抓获的各种战俘及平民等。
实验的主要手段包括注射、感染、炸伤、冻伤、杂交及打靶等。据不完全统计,在四年间通过实验致死的人不少于三千人,这些人全部被焚烧。用来作实验的活人被称为“木头”,其手段极其残忍。
所有的活体实验都不允许实验麻药,他们将含有不同细菌的溶液注入试验者体内,然后观察其病变的过程。有些是将细菌溶液掺入食物内,或注入瓜果及混入水中,通过强迫或诱骗的手段,让试验者食用。
冬季的实验主要是冷冻实验,他们将试验者的手脚进行不同时间的冷冻,然后将手脚插入冷水、温水和开水中解冻,用以观察冻伤程度。在芥子气实验中,他们试验者强行塞进密闭室,注入芥子气进行实验。
在人马换血实验中,他们将试验者的血液抽去大部分,在人体发生痉挛后,立即将准备好的马血输入血管内,观察人体的排异性。血液的变化;将还有许多试验者被倒掉起来折磨致死或在密闭室窒息死亡。
他们还将试验者的内脏用动物内脏来替换,手和脚也互换,进行移植实验。还有一种女性梅毒实验,他们在女性试验者身上进行梅毒传染试验。不少试验者被塞进坦克,用火焰喷射器烧坦克,观察其性能。
还有将试验者列成纵队进行打靶实验,考验子弹的穿透性能。据日军筱冢良雄回忆,他当时在的少年班中服役。他与同伴一起参加制造了包括伤寒菌、副伤寒菌、霍乱菌、鼠疫菌在内的大量细菌。
他们在三十小时内就能生产出十公斤的细菌,他还清楚的记得活体解剖一个男人的残忍场景。试验者感染了鼠菌,身体全变黑了。筱冢良雄负责洗刷试验者的身体,解剖完成后,他亲手取出试验者的脏器。
筱冢良雄还回忆了一个妇女被抬上手术台,先用浸透药的布蒙住口鼻使其失去知觉,然后从其咽喉处切割,等到腹部切开再一直切到。解剖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她的生殖机能,还要检查排等其它机能。
切开脑袋更为残忍,虽然麻醉使她陷入睡眼状态,但实际上人是很难受的。当解剖刀触动到延髓部分时,她立即会张大嘴巴,然后咯吱的磨牙,不停的重复张闭嘴动作。碰触到中脑部分时,脚和手腕会动。
这种惨绝人寰的实验,连刽子手自己都难以忍受。在一次活体解剖中,一个当来到部队的新人在打下手。当他看到内脏被取出来时,这个新人的双手发抖,身体不由自主地蹲在地上呕吐起来。
纳粹集中营的活体实验也是臭名昭著的,它有骨骼和神经移植实验,颅脑损伤实验,磺胺类药物的实验等等。影响最大的是高空实验和绝育实验,这两个实验之所以影响会最大,主要是残忍度和致死率高。
高空实验,也叫低气压实验,是1942年在达豪集中营进行的。实验对象是一名37岁的犹太人,他被锁在低压舱中。低压舱的压力模拟高空气压环境,整个实验用来模拟飞行员在没有降落伞掉落时的数据。
实验报告显示,试验者要在模拟的12000米高空呼吸半个小时。实验前5分钟试验者开始出汗,5分钟后发生痉挛,随后呼吸速度增加,10分钟后开始神志不清,到30分钟时,呼吸低到每分钟3次直至死亡。
绝育实验,这种实验主要用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为了促进雅利安人的高速增长。绝育实验的方法主要是用X射线来进行和各种药物来实现,药物的使用使得大量女性出血,出现严重腹痛和宫颈癌。
(低气压实验)
为了让试验者不知道自己被绝育,他们会以填写表格为名,将试验者带到安装X射线的房间内,两三分钟便可完成实验。这种绝育方法,一台设备一天可以绝育200人,整个集中营一天可绝育4000多人。
总之,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和中惨无人道的实验很多,大部分都是有悖人伦且失去人性的,势必要遭到世人的谴责和唾弃。
核辐射究竟有多恐怖
死法最惨的日本人--大内久志,近距离接触核辐射后,他被医生强行续命83天,亲眼目睹自己腐烂。在1999年的9月30日,有一名特殊的患者全身被裹得严严实实,送到了日本东京大学医院。医院的群众看到这样的情况,以为是什么传染病,都躲得远远的。前川和彦博士接待了这名特殊的患者,他从事紧急护理专业已经长达30多年,但这名患者还是让他手足无措。
通过对随行人员的询问,了解到大致的情况,原来这名患者叫大内久志。从随行人员紧张的情绪当中知道,他患的不是普通疾病,而是在工作中受到了严重的核辐射。前川和彦博士从来没有接触过核辐射的病人,对他来说也是全新的挑战。虽然在此之前经常能听到核辐射,世界各地都有所发生,但关于怎样来救治受到核辐射的病人,却是查不到完整的记录。可以说现在这名特殊的病人既然送到了医院,那么前川和彦博士也必须做出相关的医治手段。他通过以往紧急护理的经验,要动用现阶段最先进的技术来对大内久志治疗,以此同时他也对此治疗做了全程记录。在此之后的83天里,人们目睹了大内久志因辐射而到死亡的全过程,真的是触目惊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内久志的病情开始慢慢恶化,让医院的医护人员费尽心机,还是未能保住他的性命。
患者送来医院的第一天,通过医护人员的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大内久志的全身开始出现红肿现象。因为患者是受到了严重的核辐射,他体内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已经被完全破坏,造成的后果就是细胞的慢慢死亡,无常复制更新了。所引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白细胞的极具减少,我们都知道人体要保证一定数量的白细胞,因为白细胞充当着人体的安全卫士,可以抵挡细菌和病毒的入侵。一旦失去白细胞的话,那么人体就会对来自外界的细菌和病毒束手无策,任由它破坏的身体。看到这样的情况,医生首先做的就是要为患者,移植能够产生白细胞的细胞。幸运的是大内久志姐姐的细胞与他是相匹配的。医生通过当时的技术把姐姐的细胞移植到患者身上。只有这样,患者的身体才能有一套自己的保护系统,对外界的细菌跟病毒有个基本的防御系统。医生的这个治疗方案还是十分有效的,不过在此次对患者医治的过程中,这也是唯一的一次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事发后的第7天,患者的皮肤开始逐渐脱落。也就是说患者皮肤上的细胞已经死亡,不会做复制更新了,那么带来的后果就是血淋淋的开始暴露出来。也就是跟我们在医院看到的人体模型一样,身上没有任何一根毛发,没有覆盖一层皮肤,从头到脚都是都是软组织,没有皮囊,剩下的就是血淋淋的人体躯壳。那么医生在固定输液针筒的时候也不敢用胶布,因为撕下胶布的话,上面就会连皮肤一起撕下来。此时的患者头脑还是清醒的,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疼痛,在这一天他跟妻子说了一句我爱你,而这句话也是患者在这世上的最后一句话。因为接下来的治疗日子,他再想说话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在第8天的时候大内久志的呼吸变得更加困难了,我们知道呼吸不畅的人,基本上就是肺部出现问题了,医生为其使用呼吸机来维持身体的运作。这已经从表面开始向体内的器官变化了。因为核辐射首先接触的就是外面的皮肤,再者就是人体需要呼吸,那么呼吸道的就会受到感染。到了事发的15天,大内久志肠道内膜开始脱落,他每天的腹泻量达到三升之多。这就意味着消化系统已经开始失去功能,肠道对于食物处理不了,人体的也不能吸收到食物的营养了。三周之后肠道开始出血,证明肠道已经损坏,医生每天都需要为大内久志输液十次以上。在这段期间,医生也使用了很多最新药物和多种前沿的治疗技术。但是效果微乎其微,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损坏已经到了药石无效的境地。
在事发第45天大内久志的皮肤,几乎开始脱落,我们所知道的没有皮肤的保护,那么人体的血液和体液就会从身体的各个地方不停的地渗出,甚至眼睛里都开始流血,这种情景让人看了都感觉到可怕,这样的情景就是让长期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看到都是触目惊心。每天通过皮肤和肠道所流失的液体达到了十升左右。也就是说病人的病床一直都是湿哒哒的,因为病人的无论液体不停的向外渗出,因为血液和体液不能储蓄在人体内,那边输液进去,这边就排出体外。医护人员不仅要花很长时间来清理这些液体,他们还必须要为大内久志补充足够多的液体,来维持他的生命。虽然大内久志的神志一直处在昏迷之中,但医护人员也能感受到他的痛苦。为了减轻他的痛苦,所以只能使用大量的麻醉剂开始不停注入体内。体液和血液的流失主要就是因为没有皮肤的原因。要想控制它们的流失,那么就需要重新为病人进行皮肤的修复,不修复皮肤的后果的话,那么大内久治很快就会死亡。医生帮大内久治移植身体上的人造皮肤,但结果却不尽人意,皮肤根本不会与粘连在一起。
在事发第60天,由于大内久志的全身的皮肤已经脱落下来,造成的后果就是体液流失更加严重。虽然有人体呼吸机在那里维持生命,但他的心跳速度也超过了每分钟120次,而正常成年人的心率大约是每分钟60~100次。也就是这一天,大内久志突然停止了呼吸。但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大内久志很不“情愿”活了过来,而这次的心脏骤停更是加速了他的病情恶化。
在事发第80天,患者的免疫细胞变得异常,他们开始攻击正常的细胞,那么造成的后果就是白细胞逐渐减少,到最后几乎是零。那么可以说通过80天的医治,只是缓解了大内久志的死亡时间,这么多天医护人员的努力,看到的只是大内久志一步步的死亡全过程。从全身红肿到白细胞减少,到肠道脱落,皮肤脱落,血液和体液的流失,皮肤无法修复,到每天靠输入液体存活,再到心跳加快,病情一步步的恶坏,医生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新的药物,都没有办法医治核辐射的病人。医生该试的办法都试过了,他们和病人家属商量过后,最后决定如果大内久志再次停止呼吸,那么就放弃医治。
在事发的第83天,大内久志的妻子和孩子一起来到医院,看到大内久志核辐射后的容貌,简直惨不忍睹,妻子第一次留下眼泪,她没有想到丈夫的医治是那么的痛苦。也许大内久志心愿已了,当晚就停止了呼吸,这场持续83天的核辐射救治就这样宣告结束。然而这件事件被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哗然。按照这次的主治医生前川和彦博士来说,这只是普通的一次治疗,但事实却是如此吗?很多民众认为借着治疗的幌子进行人体实验。病人就成了实验的白老鼠,因为病人没有任何的自主能力,没有任何的反驳能力,把辐射病人当人体实验品。但这场医治的过程中,让医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那就说大剂量的核辐射,通过一系列的医治手段都没法治愈。原来大家认为的肌肉组织,不容易受到核辐射是错误的,事实证明同样会受到伤害。从开始到结束,身体唯一没有收到伤害的就是心脏,到死的那天心脏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那么大内久志为什么会受到核辐射,原因是什么?
原来大内久志是日本JOC核燃料转换公司的一名员工。他在里面工作就是制作核反应堆所需要的核燃料。一块成品的核燃料需要经过开采提取,精制,转化和浓缩等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步骤。而且每一步都要非常小心,需要严格执行工厂的作业手法。在事发的当天,大内久志的主要工作。就是将高纯度的浓缩铀氧化物,倒入硝酸来生产硝酸铀酰。由于那天的时间紧,任务重,有一个环节就是硝酸需要先放在一个缓冲罐中,然后慢慢的烹入沉淀罐。他们就是缺少放缓冲罐了这一步骤,而直接将硝酸铀酰倒入了沉淀罐中,结果造成溶液超过了极限质量的七倍,就发生了临界事故。当时大内久志受到了17000毫西弗的核辐射,他的同事也受到了10000毫西弗的核辐射。我们要知道当辐射大于100毫西弗的时候。就开始对人体造成伤害了,超过4000毫人基本就要没命。他们两个远远超过的限定的数值,大内久志在开始治疗时就已经注定了结局,他是会死亡的,大内久志坚持了83天。他同事在坚持了221天之后。也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从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倒以下几点:
01:核辐射超过界定的数值,那么人终将是无法救活的
02:他们由于工作的疏忽造成两条生命的结束,然而他们的公司对于这么危险的工作却没有实质性的预防,公司对于这件事情也难辞其咎,需要给世人一个交代。
03:核辐射对人体的损害远比大家想象的恐怖,医生对此也是束手无策,病人亲眼目睹自己腐烂是何其的痛苦。
最后总结:核辐射既然危害如此之大,那么日本前些日子还说要把核废料倒入海中,那是多么的惨无人道,那是要人类都要走向死亡吗?核辐射对海水和海洋生物的起到什么样的损害,我们都不知道,一旦人体吃了带辐射的海产,那么人体的疾病将会更多,而且以现在最新的医疗技术还无法攻克。现全世界都反对日本把废弃核废料倒入海中,如果日本执意要这样做,那么将会受到世界各国的沉重打击。
九龙跟大家聊到这里,我们下次见!欢迎大家评论,转发,点赞,大家有想说什么的,评论区讨论!(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码字不易,借你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呗!
美军的“飞机坟场”有多恐怖
美国的“飞机坟场”说不上恐怖,不过看着里面那各种各样曾经的明星机型确实挺震撼的。
美军最大的飞机坟场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戴维斯·蒙山空军基地,这里专门收留退役的老军机,并按照流程进行报废处理。不过这里并不仅仅是“坟场”,同时也是个养老院,很多停在这里的军机都是完好的,它们仅仅是处于露天封存状态罢了。
戴维斯·蒙山基地地处亚利桑那州图森市,这里空气干燥少雨,土壤呈碱性,所以露天封存战机也没有问题。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相当多熟悉的身影,一度叱咤风云的空中猛禽们在这里迎接最后的日子。有些会被拆解零件后出售,有些会直接融化做成合金锭,还有的干脆就是暴力拆卸后粉碎。
这个基地很有一段荣耀历史,因为它不光放过战机,还放过核武器和导弹。1927年林白驾机首次穿越大西洋,他的“圣路易精神号”就降落在此地为基地做了揭幕。二战时期戴维斯·蒙山基地从民用机场转为美军轰炸机训练基地,培训了很多飞行员。战争结束后,它成为美军的军机封存场。
冷战时期,美苏签署《限制和削减战略进攻武器条约》,戴维斯·蒙山基地一口气拆卸了几百架B-52轰炸机,由此开始了自己的飞机坟场之路。
美国的科技相对先进,即便过时的战机也存在不少含金量,而且拆飞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战机只能让专门的单位来拆卸。曾经F-14战机就因为报废机的零件被随意拆卸,给钻了很大一个空子。
被封存的战机会按照管理时间和留存的情况,被持续监测和进行最低限度的维护,如果哪天又打起了世界大战,它们或许还有重新上岗的机会。那些到达管理年限留存状态不好的战机会进入逐步报废程序。
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有5000架左右的军机留存,完全就是个冷战航空博物馆。实际上他们还负担着维修飞机的任务,所以还有不少是等着重新上天的现役战机。留存的战机大多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它们其中的不少放在今天也不算落后。
该基地有个309航空维护和重建中心,专门负责进行细分拆解战机进行回收,并负担一部分的战机维修工作。许多拆卸的零件经过评估后,有可能直接用到其它战斗机上。他们一年能回收近2万个零件,价值超过5亿美金,同时还有大量的贵金属、合金材料、钢材被重新利用。战争时,处于高强度任务的美国空军就接收了不少来自309的拆机零件。
其实这里封存的战机都经过了处理,外表被喷上了保护膜,内部燃料被完全抽空,发动机被封闭,电子元件做了专门的保护。同时基地工作人员还需要经常性的灭鼠和驱赶动物,以避免天长日久让鸟兽们在飞机中做了窝。
这里还是旅游景点,有专门的游览区,但自从发生皮包公司偷购F-14零件的事情后,许多区域便封闭了。不过这地方很明显,用谷歌地图都能浏览。